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建筑新篇章

—— 宁德市屏南县四坪村

时间:2024-11-15  浏览: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建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具有物质形态的多元和精神内涵的一体。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建筑文化,能够深化认知中华建筑文化的历史价值,发扬民族建筑文化的艺术价值,实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价值。

       在宁德市屏南县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如诗如画的村落—— 四坪村。这里,古老的民族建筑与自然山水交相辉映,正书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2024年11月15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建筑系师生组织了一次前往宁德屏南四坪村的研学之旅

一、古老村落,民族建筑的瑰宝

四坪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存着大量古朴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瓦白墙,飞檐翘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木质的门窗雕刻精美,图案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这里承载着先辈们的生活记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二、多元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四坪村在建筑形式上,有着多元融合的风格,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同时,四坪村的村民们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共同守护和传承着这些民族建筑。

三、保护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了保护和传承四坪村的民族建筑,当地政府和村民们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民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民族建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这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为民族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资金支持。

四、展望未来,续写民族建筑新篇章

如今,建筑风格多元化,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传承民族建筑文化通过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了解,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共同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建筑新篇章



文稿|姜梦程

图片|建筑系

一审|袁月彬 游梓健

     二审|李鑫(师)

      三审|陈智伟(师)